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0的文章

小品-北京故宮角樓模型圖片

圖片
東南角樓 四個角度的角樓   西南角樓 2010年初曾做了一個版本的紫禁城角樓,至發文為止,年初的舊版本的角樓在Google Earth還看得到。預計這個新版本可以在十二月初以前取代舊版本。 加上仿漢印,圖片效果加分。 其實不管是那個角樓,都是用同一個模型。 東南角樓的模型--> 這裡 西南角樓的模型--> 這裡

分享-务必要清除未使用的纹理和未使用的组件。

圖片
本系列的文章是分享給海鹽文化館的陳老師。此外,本文的模型適用範圍僅適用於谷歌地球模型的上傳限制;可能不適用於高精細的模型的要求。同時本文是依照Sketchup8繁體中文版(非專業版)的功能,和作者本人的個人建模習慣來說明的! 這個要求的目的是要減少模型的檔案大小,  步驟如下: 1.到 視窗 中的 模型資訊  2.點選後會出現以下對話窗:  3.選擇左邊文字中的統計資訊後, 再選清除未使用項目即可。  小結: 它的意思是, 我們在模型製作過程中偶爾會利用到一些輔助的紋理, 投影、元件或群組。而這些輔助性的材料在我們製作完成模型後, 還是會自動記錄在正在編輯中的檔案裡頭。這些輔助材料除了增大了檔案的大小之外, 並沒有什麼用途了。因此, 為減少檔案量起見, 它設定了這個功能。提拱我們簡易地清除不必要的輔助材料。

分享-让您的照片纹理独一无二。

圖片
本系列的文章是分享給海鹽文化館的陳老師。此外,本文的模型適用範圍僅適用於谷歌地球模型的上傳限制;可能不適用於高精細的模型的要求。同時本文是依照Sketchup8繁體中文版(非專業版)的功能,和作者本人的個人建模習慣來說明的! 這個問題比較好處理:  到貼圖材質的最底層, 用右鍵點選出來對話窗就可以看到, 並且點選它了。 它將它設定成獨一無二的紋理, 如下圖所示。  要注意的是: 一定要在模型的表面才可以點選使用。

分享-關於在線框模式下查看模型,找出高密度幾何圖形區域并進行簡化

圖片
本系列的文章是分享給海鹽文化館的陳老師。此外,本文的模型適用範圍僅適用於谷歌地球模型的上傳限制;可能不適用於高精細的模型的要求。同時本文是依照Sketchup8繁體中文版(非專業版)的功能,和作者本人的個人建模習慣來說明的!   這個問題的檢視方式可以運用下列的功能來說明: 1.打開你要檢查的檔案。 2.點選功能表中的視窗, 選取其中的様式。如下圖所示: 3.打開樣式的對話窗後, 會有三個選項。 分別是選取、編輯和混合。 4.點選下圖位置的表面設定-->選取以線框模式顯示 5.可以得到下圖的結果  6.那麼我們就可以進行谷歌三維倉庫指示的找出高密度的區域了。 7.小結: 這個部份的功能可以進行查看; 也可以進行輸出時的樣式設定。可以利用拖曳的方式將我們想要的樣式進行調整。相對來說, 這個軟體(軟件)的這項功能的設定和操作並不難。我們只需要多次練習即可。

分享-關於Sketchup貼圖技巧之一

圖片
這個系列的文章是分享給海鹽文化館的陳老師,當然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參考。此外,本文的模型適用範圍僅限於谷歌地球模型的上傳限制;可能不適用於高精細的模型的要求。同時本文是依照Sketchup8繁體中文版(非專業版)的功能,和作者本人的個人建模習慣來說明的。請知悉! 一般的情況下我們多半會使用 Sketchup本身軟體上附載的貼圖材質。或者利用網路上可以簡單得到的材質來進行貼圖。不過我個人的意見是:除非是想將做好的模型進行下一個其它動作(像渲染等)之外;若要進行的是上傳至谷歌地球的話,就請儘量不要使用不是這個模型原有的照片材質。 我的理由是:一般所提供的材質不對應實際的建物;除此之外,這類材質的四方連續,會讓模型上傳到谷歌地球之後,產生視覺上的不適感。 像這樣:屋頂上頭有弧度的多層斜線(這個應該有專業術語的吧,俺不專業)。 (這組是我在2009年的午門模型,屋頂處理地沒有現在好) 這樣的模型在谷歌地球上展示時,我的感覺是挺不舒服的,當然舒服與否要視個人而定,見仁見智是也。 這種情況不限於屋頂,石牆、磚牆、地板、草地等等也是常見的問題所在。 要除去這樣的情況,目前我發現只有二個方法。一是利用現有的谷歌地球的地景材質;二是重做成低像素的圖片。 下圖是廊橋的地板:  貼圖上也有這種現象。要改善這個廊橋的貼圖情況可以從二個方法著手。 這個方法的前提是,不改變原有的材質貼圖。這個方法可以用在任何Skechup貼圖上。 方法如下: 1. 如上圖所示,點出油漆桶,並且利用滴管在SKETCHUP點選你要的材質。如這個範例所講的地板磚塊材質。     選取後點選編輯A。會出現這樣的對話窗。接下來就是點選C所在的外部編輯器中編輯紋理圖像。它會在其它的編輯器中讓我們做編輯。 像下圖所示,它會要我們去編輯。因為我們要編輯的重點在於縮小圖檔。所以我們將這個材質圖檔由原來的較大檔案變成較小的檔案。因為變小的關係,所以畫素(像素)也會跟著變小,就達到了模糊的目的。  下圖是縮小後的材質。存檔時可以改成新檔名以保留原有的材質。  2.有了縮小後的材質後,點選B項瀏覽。 瀏覽的功能是將當前的材質轉變成我們要改變的。也就是我們可以在這時候將目前的這個材質改成任何你想要的。不過,即然只是想縮小材質的畫素,那麼就選擇我

分享-關於Sketchup元件結構大小的問題

圖片
這個系列的文章是分享給海鹽文化館的陳老師,當然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參考。此外,本文的模型適用範圍僅限於谷歌地球模型的上傳限制;可能不適用於高精細的模型的要求。同時本文是依照Sketchup8繁體中文版(非專業版)的功能,和作者本人的個人建模習慣來說明的。請知悉! 本來是要講貼圖的,不過剛好看到模型上的元件有些可以做一些說明的,就先用來做個簡單介紹。 下圖(圖一)是個廊橋的柱子元件。圖上可以看到有一個元件對話窗,上面寫的是邊緣:672;表面:314。 而圖二的元件對話窗上面標示的是邊緣:97;表面:40。 圖一 簡單地用非術語來說是:我把這個從有672條線和314個三條直線交叉連成的平面所組成的元件,改成只有90條線和40個三條直線交叉連成的平面所組成的元件。 當然還可以再改,完全視自己的需求而定。 圖二 這個對話窗並不會自己跑出來,你可以從: 功能表-->視窗-->元件 找出這個功能表出來。 原本舊的柱子元件應該是24個邊組成的圓柱,和24個邊超過8條直線組成的弧面組成的柱礎。因此才會形成以上672和374個線條和平面。 利用這個對話窗的顯示,我們可以看到我已將這個柱子元件修改成90條線和40個平面的柱子元件。 我們可以將對話框拉出來當成操作用的儀表,當你減少或增加你的線條或平面時,這表會立即顯示當前的狀態。 由於中式建築柱子的結構比例相對較大,所以建議將柱子設定成元件來施作。一來修改時可以一次性修改完成;二來則是統一地減少整組模型的複雜程度。 那麼下次要建造放置在谷歌地球上的中式建築物模型時,建議將圓柱改成八或更少的邊形;同時任何的弧度最好改成四個弧以下,這樣相對來說可以減少很多複雜的結構,而模型也會容易處理並且乾淨些。 下面我貼上谷歌地球3D建築物收錄標準: 3D建築物收錄標準: 過於複雜 問題摘要:模型包含太多的多邊形,使得檔案過大而不易載入。 這種問題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構成曲面的邊過多。SketchUp 建立圓形和弧形的標準邊數分別為 24 和 12 條。這些數字通常都超出所需甚多。只要材質正確,一根柱子用 3 條邊獲得的效果和 24 條邊是一樣的。如果彎曲柱子善用適當材質,有時就算一個表面也能達到效果。 模型內包含太多幾何圖形。請檢查模型內部是否從

亭台樓閣-韓國京畿道水原市華城蒼龍門模型之二

圖片
續上回的水原蒼龍門模型內容。 這一篇是來貼上剛做的好模型圖片的和當成雜談一樣的文章,我並不打算在這次的文章上頭多作說明。我打算用另一個篇幅來簡單解說我貼圖的習慣,一來是分享給海鹽的陳教授;二來是填充本部落格的篇幅;第三或許讓其它的朋友順便逛來時可以看看。 所以這篇文章基本上大概是一些垃圾級的內容。 不過雖然是無關緊要的東西,但在上回的文章裡有提到我在練習關於石牆的貼圖、Google Sketchup 8的地形處理、和韓式屋頂的建構。 其實說白了是分別針對Sketchup的技巧、新版Sketchup 8程式和看圖解析並且重新建構模型上再次做了點練習。 關於貼圖的個人習慣的技巧,下次再專篇說明。 新版Sketchup 8 (這次我用的是免費繁體中文版,) 的程式上頭最令人滿意的還是地形的處理。因為我不是PRO級專家,所以也沒有習慣使用過沙盒(Sand Box)這玩意兒(免費版也沒有)。這次相對而言用了較多的時間在處理地形上,讓城牆兩側的地形高些,而城門口的地形則相對低一點。做好白模的地形並且放好之後,利用油漆桶工具點上地形的彩色顏色就OK了。是的確省了很多時間在上頭。 而韓式屋頂的重新建構上,說來也費了點心思。 我沒有利用上個模型(鍊武台)的屋頂直接蓋上去。而是重新製作一個。除了因為比例不同之外,老實說上個屋頂的弧度應該是作錯了。 除了修正屋頂下輻的角度之外,整個屋頂的製作方式我完全摒棄了舊有的製作流程。也就是說我自己又建構了一套關於韓式屋頂的SOP了。 以下是幾張分別從Google Earth和Sketchup上抓下來的圖。參考參考! 近距離看有點華麗的感覺,細節做得相對比練武台成功些。雖然Google Earth不要求細節,看來我又玩過火了。   兩側的地形稍高,以配合實景。       這次的屋頂下弧做的較成功。算是比例拉對了。   上圖是放在Google Earth上的,背景是上一週完成的鍊武臺和東北空心墩。 ___________________ 照例,感謝員工旅遊去韓國用力拍照的Gisela提供高品質的水原華城現場圖片。

亭台樓閣-韓國京畿道水原市華城蒼龍門模型

圖片
至發文為止還未上傳的模型。 本次建模的主要自我學習目標是針對石牆的貼圖、Google Sketchup 8的地形處理、和韓式屋頂的建構。 同樣的,關於水原華城的相關資訊,請自行查閱相關機構和相關媒體,本文恕不重貼。 還有,目前本文及本模型還在施工中。安排幾張建模的現況圖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可能近日有空才會貼關於本模型的新文。 *感謝Miss Gisela的韓國旅遊相片提供。

亭台樓閣-韓國京畿道水原市華城鍊武台模型

圖片
水原華城位置如標題所示:在韓國京畿道。相關資訊請自行查維基;相關旅遊訊息請自行洽旅行社。所以恕我不在這裡貼出重複性太高的相關文字信息。 第一張圖是完工後試放在谷歌地球的圖片。 這次的這個亭臺樓閣主要的重點放在屋頂和結構的精細和簡潔化。同時還小幅度地測試了在兩個平面交界的邊緣上做了些修裁,讓兩個平面間的接合處不是直角,而近於圓弧。 下圖兩張分別是從Sketchup和Google Earth上截圖下來的,基於上述的做法,在不改變貼圖的色澤下產生的效果。這部份分享給Mr. K。 另外,十來根柱子裡我也分了深淺兩種,讓內圍的柱子色澤深些,自然地,不用太強調Sketchup的光線設定,也產生了一定效果的深度感。不過藍綠相間的橫柱,倒沒有做出深淺兩種,效果也就差多了。 接下來是比較特殊的情形:一般來說,咱不搞這一行的沒必要在Google Earth模型上製作結構,然後放在上頭只能看到黑鴉鴉的屋頂。 看來咱似乎是玩過頭了。不過也剛好因為這是個 「 臺 」(用這 字才有那麼點味道 )。四週除了柱子之外沒有任何的遮避物,也就是說一但穿進模型當中,必得看到模型的結構。 基於好事的立場,我乾脆做了一做內裡的結構。不過需要先提出的是:這結構我沒有足夠的圖片,那麼之所以能夠掰出結構,也是來自於一定邏輯上的猜測了。 上圖是開蓋前;下圖是開蓋後。下圖很多結構還是省略了,所以朋友們千萬也別向我索取這個模型,因為確確實實不完整。 下圖是這組屋頂在Sketchup上的模型元件分拆的示意: 韓式屋頂制作比中式的要難些,雖然它看來比中式的屋頂要簡潔。但在Sketchup上處理弧面貼圖和弧面結構還是要多花些精神和時間。 這次的試做本來想要弄出一個華麗的鍊武臺,但似乎稍與願違,除了部份的結構比重稍微有些失調外。而華麗的部份因為角度的關係,很容易被忽略。 這其實和大屋頂建築本身造型有絕對的關連。不管是以使用者或以觀賞者的角度來說,這類的建築結構有一半左右是大到厚重有餘的屋頂,在裝飾和使用上能被人們使用到的也不過就是屋頂以下。所以古人也好今人也罷會在這類建築的下半部讓它華麗到個不行,而上半部基於實際上的考量和用途,厚重平穩外頂多加個飛簷和走獸稍稍裝飾之而已。 那麼,在Google Earth上,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