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0的文章

小品-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模型

圖片
又做了一組小品模型。是位於鹽埕埔的前高雄市政府舊樓。  本來還有其它圖片要插入本格的,但在這部份好像翻牆系統不太給翻,每次要插進圖片總是在等候。也沒辦法了,順便少寫一點便是。 本建築在二戰前是為高雄市役所;二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改稱為高雄市政府。後於1992年高雄市府遷至四維路,又1998年改本建築為市立歷史博物館。 這組建築的特色在於它本身也是日治時代在高雄的"帝冠式"建築樣式之一,如高雄火車站(對帝冠式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查找資料)。不過有趣的是,如果我的觀察沒錯的話,高雄歷史博物館的屋頂瓦片大概已經全都換成了中式的琉璃瓦。 之前我有提過的,在那個年代包含國民黨在大陸的時期也產生了利用西洋建築的鋼筋水泥為本體,輔以中式的裝飾如斗栱及屋頂的建築。而這類型的建築,在中華民國在台灣時期也不乏例子。像我做過的模型- 廣州的中山紀念堂 ;在台北的就像我也做過的 故宮博物院 等。 不過這類的建築我倒不知道該稱為什麼。 帝冠式和這類建築不同的是:帝冠式的建築本身除了屋頂之外,都是以西式建築的結構及裝飾做為本體建築的元素;而那一類的建築,除了材料是西式的建材和必要的構造之外,處處皆用心地將中式建築的各項裝飾及本體打造地成為巨大的中式水泥結構建築。 在那個年代,中國人的西化模式和日本人的西化模式之不同似乎由此可見,是為一例。 在這個模型的屋頂部份,我採用的是Google Earth在高雄市的地景圖做為材質。因此本建築的屋頂才有配合地景圖的反光效果。當然也是因為高雄市的地景相對來說解晰度較高的因素。 *加上一個不怎麼樣的動畫

小品-新園長老教會

圖片
這座教堂是個人認為這是故鄉屏東新園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在極度平凡的南台灣鄉下的小村街道內竟然暗藏了一座和週圍風格完全不同的特色建物。是有點讓人吃驚。更吃驚的是我活了三十多年的我不小心在今年才從Google的街景服務中發現它的存在---原來我故鄉也有長老教會啊! 該教堂位於習稱"仙公廟"的仙吉村內。位置也很巧妙地就座落在距離不用百步就可以到達本村名稱來源的仙隆宮(仙公廟)附近。 實體建築物後方還有一座也該算是教堂附屬的建築。也是同樣風格,但造型不同也略高於教堂本體。基於偷懶的理由省下了這部份的拍照及建模的手續。 這組模型的建構上沒有太多的技巧。僅利用幾個群組或元件的結構就拼貼完成, 因為同時是參加3D challenge 108的作品, 也可以順便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並自行下載。 連結請按標題即可。 正面 側面 放在Google Earth上和後方我所建的仙吉村模型形成強烈的不同風格對比...